
图:吴宝璋所在的昆明师范学院史地系77级毕业照。(受访者供图)
高考故事:1977年,三兄弟齐上考场
1977年,吴宝璋已是30岁的“大龄青年”,在工厂里上班的他得知高考恢复的消息后,一方面十分激动,但另一方面也有些犹豫,“盼了那么多年终于盼来了,心里肯定是想去考一下试试!但一是手头已经有了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另外,复习时间也只有短短的几个星期。”
最终还是父亲的一席话,让吴宝璋鼓起勇气、放手一试,“父亲当时告诉我,这次机会一定要珍惜。他还鼓励我,说我高中毕业后对看书和学习从来没有懈怠过,底子是有的。”
在父亲的鼓励下,吴宝璋和家中的两个弟弟一起,报名参加了1977年的高考,“我和两个弟弟年龄相差都在10岁左右,却一起赴考,这在现在是难以想象的!”
赴考记忆:冬天考试,作文写《青松赞》
吴宝璋回忆,和现在的考生6月份参加高考不同,1977年的高考是在12月举行的,考场基本跟现在相似,不过却是两人一桌,“旁边的女同学紧张得一直发抖,我让她别摇桌子影响我,还被监考老师训了一句,说不要交头接耳。”
“当时的考生有家长送考、陪考吗?”记者问。一听到这个问题,吴宝璋不禁笑了起来,“基本都是单枪匹马去的,特别是像我这样的‘老考生’,当时都已经成家有孩子了,自己本身就是家长,哪里还要人送啊!”
回忆起当时的考试,吴宝璋说印象最深的是语文考试的作文题,时隔近40年,他仍清楚地记得当时写的是《青松赞》。而凭借着高中时打下的扎实基础,以及多年来坚持自学积累下的知识,吴宝璋说两天的考试整体还不算太难。
考试结果如吴宝璋所愿,而立之年的他“鱼跃龙门”,被昆明师范学院(现云南师范大学)录取。而一同参加考试的两个弟弟则遗憾出局,后来于78年再次参加高考,也成功考上大学。
寄语考生:放平心态,好好发挥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吴宝璋希望他们放平心态,不要过度紧张,“基础好不好,关键看平时。当下阶段可以做一些查缺补漏的工作,但不要太过劳累,要劳逸结合、注意休息。”
此外吴宝璋还建议,考生们将来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后,也不要放松学习。“我们当时上大学的时候都是你追我赶,白天不是教室就是图书馆,晚上宿舍熄灯了,有的同学就点上一盏简陋的马灯,在灯下看书,第二天一看谁的鼻子被烟熏黑了,就知道他又挑灯读书了。”吴宝璋说,大学四年是学知识、学本领的关键时期,希望考生们在不久的将来进入大学后,都能珍惜好时光,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