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报道网讯 哪里能“穿越旧时光”,像古人一样品茗、熏香、挥毫?哪里能还原耕读生活,找寻地理风貌中的历史记忆?在北京门头沟,就有这样一座“活的博物馆”,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村落相结合,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禅意人文生活流转传承。
9月29日,“2017北京国际设计周门头沟分会场”在“活的博物馆”——北京门头沟碣石村盛大开幕。活动通过还原古村风貌,以传统生活雅趣为内容,各路高手献艺,现场观众互动,让传统文化直抵现代人的生活。
记者走进这座被誉为“京西井养第一村”的碣石村就能发现,无论是村落的文化整体设计、游览线路文化包装,还是智慧地图的线上设计,都力图通过对古村落内部文化元素与历史信息的提炼,结合设计手段与现代科技的表现形式,为游客打造出可看、可听、可感知、可体验的生态人文空间,在“沉浸式体验”中,为其揭开凝聚在京西地理风貌中的历史记忆。
承载北京文化之魂 “活的博物馆”恢复村落文化脉落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展示交流窗口,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与综合价值,是北京的文明之源、历史之根、文化之魂。
在门头沟,永定河纵贯百余公里,形成了古村古道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宗教寺庙文化、红色历史文化、生态山水文化、京西煤业文化等具有典型意义的六大文化。北京市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深入挖掘永定河文化的价值,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方面积极融入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打造永定河文化品牌,以助力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发展。
在六大文化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以爨底下、灵水、碣石村等为代表的古村落文化。门头沟区拥有明清以来成村、目前保留古村面貌的村落54个,约占本市现存古村落的70%。本市21个中国传统村落有12个在门头沟,其中爨底下村、灵水村、琉璃渠村还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立足于门头沟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将古村落打造成为“活的博物馆”,对古村落进行整体性、活态性、原真性、延续性的保护,恢复其固有的生机与活力。
提炼文化元素与历史信息,营造“沉浸式体验”的生态人文空间
碣石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京西井养第一村”。因为村前有很多横卧的巨大石块,按照“立石为碑、卧石为碣”的说法,故称碣石村。在村中,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居院落分布其中,古井、古树、古村落散发着独特的历史文化气息。然而,正如国内其它地区在古村落保护与传承中遇到的问题一样:由于非物质形态历史文化遗存的大量流失,碣石村现存的物质形态遗存已经不足以吸引现代人更好地了解、感知古村落这一不可再生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碣石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京西井养第一村”。因为村前有很多横卧的巨大石块,按照“立石为碑、卧石为碣”的说法,故称碣石村。在村中,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居院落分布其中,古井、古树、古村落散发着独特的历史文化气息。然而,正如国内其它地区在古村落保护与传承中遇到的问题一样:由于非物质形态历史文化遗存的大量流失,碣石村现存的物质形态遗存已经不足以吸引现代人更好地了解、感知古村落这一不可再生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围绕古村落保护与传承这个主题,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一直在摸索如何将传统文化形态赋予更好的表达方式,吸引现代人走进、了解、感知古村落文化,进而探索古村落保护、传承、利用的有效模式。于是,在“让古村落文化活起来”的命题下,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基于对碣石村乃至整个永定河流域历史文化脉络的梳理,提炼文化元素和历史信息,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通过历史文化遗存的提升改造、品牌视觉形象的整体设计、游览线路文化提升和包装、制作线上智慧地图等方式,打造可看、可听、可感知、可体验的生态人文空间,增强游客的“沉浸式体验”。此项目以“设计+古村落”为主题入选2017北京国际设计周分会场。
碣石村文化中心是村民日常文化活动的重要地点,在此次文化提升工程中,设计师用抽象的线条将永定河流域文化主视觉以版画的形式绘制在了文化中心的外墙,成为一处重要的文化景观。永定河流域文化主视觉系统展示了永定河从源头到入海口整个流域山川地貌,艺术化地体现了有历史价值的古村落、古道、古寺庙及重要的文化留存。
依托古井、古树、古民居、巨石等碣石村元素,设计的一套古村落视觉形象符号,则是此次碣石村景观及文化提升工作中的一大亮点。漫步在幽静的古山村中,结合传统古民居建筑形态、碣石村古井和耕读传家的文化特点设计而成的碣石村LOGO,由村中“古村”与“巨石”为设计灵感的标示牌,串联起古村文化景点的手绘地图,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与家的眷恋与乡愁。
作为“活的博物馆”重要的组成部分——古院落(地主院)在修复过程中,充分尊重古建筑原有形态,手法尽量贴近原工艺,尽可能还原古建筑的原始风貌,以期给游客带来“原汁原味古村落”的观感。修复后的古院落,成为了永定河大西山人文地理影像志的展览空间。
在保留好传统风貌的同时,“活的博物馆”探索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古村落的文化元素与历史信息,强调游客的“沉浸式体验”,强化视听感,增强体验感与互动感。在古村落的各个节点上,古村落标识融合了现代科技,游客可以通过扫描标识牌上的二维码,收听语音讲解,充分调动视觉和听觉,使游客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方式深入了解碣石村的历史文化背景。除了标识牌,参观者还可以将“地图”带在身上。碣石村开发了智慧地图,游客利用手机在智慧地图上获取线路导览、语音讲解和推荐路线。
“活的博物馆”进一步提升了碣石古村落的景观质量及美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结合碣石村古槐、古井还有古民居风貌创作而成的墙绘《碣石秋景》,及体现碣石文化传说的系列石绘《碣石六仙境》。漫步村落中,生机勃勃的村落与跌宕多姿的绘画相得益彰,令游客仿佛“穿越旧时光”。
创新系列文化活动 凝聚地理风貌中的记忆
近年来的北京城市规划中,如何做好首都文化、挖掘文化遗产价值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刚刚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明确要求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塑造,精心保护好历史文化金名片,凸显北京历史文化整体价值。
今年8月18日,北京市召开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市委书记、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蔡奇强调,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要集中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重点抓好“一核一城三带两区”,即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根基,以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为抓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引领区建设,把北京建设成为弘扬中华文明与引领时代潮流的文化名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
落实好中央与北京市对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总体要求,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建设中,如何以地理风貌为载体,体现历史记忆和文化追思,一直是文化工作者思考的重点。为此,门头沟区文委在“活的博物馆”项目打造过程中,持续在碣石村推出一系列创新性的文化活动,以期将景观与文化有机结合,更好地传播永定河流域文化。
品茗、闻香、读诗、写生——琴棋书画诗酒花的中式禅意栖居生活,在古村雅集活动中得以重现。品一盏碣石村井水冲泡的高山茶,闻一缕宁静祥和的清香,品味古村落中那份曾经的质朴闲暇。中国传统文化在古村落特有的文化环境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古村雅集活动还特邀了著名文化学者-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北京学研究基地主任张宝秀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马路等专家学者,针对“古村落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跨界讨论,让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得到进一步的弘扬。
品茗、闻香、读诗、写生——琴棋书画诗酒花的中式禅意栖居生活,在古村雅集活动中得以重现。品一盏碣石村井水冲泡的高山茶,闻一缕宁静祥和的清香,品味古村落中那份曾经的质朴闲暇。中国传统文化在古村落特有的文化环境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古村雅集活动还特邀了著名文化学者-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北京学研究基地主任张宝秀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马路等专家学者,针对“古村落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跨界讨论,让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得到进一步的弘扬。
其中,一大亮点就是《凝视西山 永定长流——人文地理影像志摄影展》。由两位专业艺术家历时一年,以专业研究的视角,用传统的艺术摄影(银盐黑白摄影)为手段,依据人文地理图像志的观察方式,对大西山和永定河做了一次深入的图像记录,引导观众重新发现凝聚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地理风貌中的历史记忆、文化追思和人文风情。《凝视西山——门头沟西山人文地理图像志》和《永定长流——门头沟永定河人文地理图像志》即将正式出版。
同时备受关注的,还有非遗创新传承设计展。“琉璃重生计划”以门头沟区国家级非遗“琉璃烧造技艺”为基础,开发一系列文创产品,使皇家琉璃焕发新的生机。而《预见匠心——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将非遗项目与文创产业相结合,通过创新设计走进现代生活。“非遗+科技成果展”集中展示对非遗保护传承的数字化探索。回归生活是最好的保护,接轨现代是最好的传承。通过一系列“设计+非遗”的探索,以期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与产业化转型。
“一河永定,一门广开,千年滋养,万流入海,高山仰止,西望东来。”驻足西山,古村古道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宗教寺庙文化、红色历史文化、生态山水文化、京西煤业文化,铸就了门头沟灿烂的文化宝库。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主任常蓉表示,永定河文化作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核心部分,它承载历史,肩负传承。打造的“活的博物馆”示范项目,通过对文化元素和历史信息的挖掘提炼,用设计方式和科技手段展现文化,用工匠精神传承文化,唤醒大西山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记忆,用更活态的方式打造永定河流域“活的博物馆”文化工程,让西山永定河丰富的文化底蕴焕发出更加夺目的文化魅力。
“一河永定,一门广开,千年滋养,万流入海,高山仰止,西望东来。”驻足西山,古村古道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宗教寺庙文化、红色历史文化、生态山水文化、京西煤业文化,铸就了门头沟灿烂的文化宝库。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主任常蓉表示,永定河文化作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核心部分,它承载历史,肩负传承。打造的“活的博物馆”示范项目,通过对文化元素和历史信息的挖掘提炼,用设计方式和科技手段展现文化,用工匠精神传承文化,唤醒大西山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记忆,用更活态的方式打造永定河流域“活的博物馆”文化工程,让西山永定河丰富的文化底蕴焕发出更加夺目的文化魅力。